俗話說的好:「藝術源於生活」,那些被你視為雞毛蒜皮的日常,在許多藝術家的眼中都好比世上獨一無二的瑰寶。

對於第八藝術的電影行業工作者來說,不但日常大小事都能當作題材,許多經典名畫的構圖,更常讓一些導演在繪製分鏡時,拿來當作致敬的目標。

據La Vie行動家網站分享,一位電影製作人Vugar Efendi製作了一支「當電影遇見藝術Film Meets Art」的短片,裡頭即是他在鑑賞多部電影之後,赫然發現,裡頭的有些構圖根經典名畫長得是一模模一樣樣啊~

想知道哪些電影的鏡頭參考了經典名畫嗎?
馬上看下去!
 

《月昇冒險王國》

參考1965年,Alex Colville繪製的《To Prince Edward Island》。

這部《月昇冒險王國》(Moonrise Kingdom, 2012),由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執導,劇情的主軸聚焦在兩個小孩子純純的愛戀當中,這是魏斯安德森首次嘗試青少年主題的電影,但表現還不錯,在刻劃這兩個小孩子的個性與狀態都很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生動的描繪。

魏斯安德森在影迷心目中素有「置中狂」的美稱,看他的電影可以不用擔心強迫症的問題,這張完美的置中名畫,當然也不會被他放過。
 
 

《終極天將》

參考1485年,Sandro Botticelli繪製的《維納斯的誕生》。

《終極天將》(The Adventures of Baron Munchausen, 1988)是奇幻大師泰瑞吉連(Terry Gilliam)的經典之作,是部畫風荒誕的冒險故事,亦真亦假的內容,搭配上泰瑞吉連的神調度,讓電影充滿了想像力,你還可以看到女星鄔瑪舒曼(Uma Thurman)神還原維納斯的瞬間,真的大飽眼福。
 
 

《性本惡》

參考1498年,Leonardo da Vinci繪製的《最後的晚餐》

《性本惡》(Inherent Vice, 2014),是美國當代最偉大導演的P.T.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的力作之一,雖然片名叫性本惡,但電影內容其實並沒有那麼沉重,反而有許多黑色幽默的感覺。

如果要將《性本惡》歸類的話,它是一部黑色電影(film noir)。黑色電影是1940年代至1950年代末的好萊塢偵探片,這類型電影的情節與精神來自於美國硬漢派偵探小說,注重於強調善惡劃分不明確的道德觀。

在這種角色設定下,P.T.安德森運用精彩的調度,來還原達文西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反而另有一番滋味。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參考1955年,Rene Magritte繪製的《La Robe du Soir》。

2017年鬧了烏龍的奧斯卡最佳電影《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 2017),一反非裔族群片特有的苦情勵志路線,導演巴瑞詹金斯(Barry Jenkins)直接表態:「我不想要重複那種套路,只想盡我所能地拍出最棒的電影,訴說自己的成長經驗。」

電影以一位男孩為主軸,分別在人生的三個階段面臨自我認同、性向與種族問題,而片中出現的「月光灑落在黑皮膚男孩」上的美景,更是叫觀眾難忘。這幅景色的構圖其實來自名畫《La Robe du Soir》,只是當時畫中的是白皙的女子,這裡導演決定讓藍光灑在黑色男孩身上,增添了另一種美感。

 

只要輕鬆分享文章,就可以賺錢 ?

>>賺獎金超Easy! 點我加入Media 8傳媒 輕鬆賺獎金<<
 
Media 8傳媒有許多有趣的、實用的文章等您來探索!
不僅如此,還能讓您一次獲得4種獎金
想了解更多關於Media 8傳媒的資訊嗎?
 
 
什麼?! 一邊學賺錢,還可以一邊拿獎金? 
超值5把金鑰任務!送你50+20元美金!
arrow
arrow

    Derek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